Category Archives: 文化 culture

從「光影樓情」攝影展再思今日建築的女性角度

原載 :釋2009年12月 香港婦女基督徒協會 http://hkwcc.org.hk/fs/article/54/Liberation_091211_300dpi-1.pdf

房署最近舉辦了懷緬舊公共屋邨日子的「光影樓情」攝影展。 透過三位攝影師黃勤帶、謝至德及蔡旭威的鏡頭, 展示了石硤尾邨、蘇屋邨及牛頭角下邨三個面臨清拆的舊屋邨的情況。影展邀請咭的主體是一位在百無聊賴中以白扇扇凉的男性老者,其原有背境退去後搬遷那些瀕臨清樓宇的拼貼上。邀請卡給人的感覺並不和諧:那些一樣被退地的樓互不相干的東歪西倒,與為主體的老人被拼湊在一起,流露著圇亂 疏離與遲暮。房署以這圖像述說清拆重建計劃的合理性 - 這些屋邨與社區都是老去、破落、與周圍沒相干、無作為的他者,都是跟現在甚有距離的過去式。房署只有破舊立新,那些地方才有將來;署方可以做的,便只找來攝影師將影像留下,讓我們透過展覽圍觀這些物化的集體記憶

然而影展裏投影的,卻是與房署的論述截然不同的影象:裏面展出的照片鮮有孤獨與無聊, Continue reading

沒有彩虹的天空

愛家共融音樂會 13.1.2013 (主場新聞圖)

昨天, 我在5萬人中走過, 去找尋那在角落中的十多人, 小小的不同聲音。 這是, 我第一次在人堆中, 感到困惑和焦慮。困惑是不明白這兒曾經走過些甚麼日子, 才可以讓水份散去, 日光之下容不下彩虹。 焦慮是因為不知在烈亮的光明中,將來十架之下影子的黑黛, 也怕當下在黑壓壓的人頭裏, 見到熟悉的面容……一下便將歲月累積流逝, 感情不再

 

當鶴藪沒有鶴藪白 城裏吃著沙漠來的蔬菜

載於 思(HKCI,12月2012)

有時候,加深對自己的了解可以是一條比改變法律或其他鉅觀政治建構,又或擁抱文化政治理論更快改變社會的出路。1 Carolyn Ellis. The ethnographic I, 2004

新書《傳說我城103》裏面有一個真實故事,在〈尋找鶴藪白〉[金洙元]〉a裏面的主角陳先生掛念他媽媽燒的青菜的味道,開始了一個尋找的旅程。他愛的青菜是稔甜的鶴藪白,是白菜的一種,也是曾經名滿香江的本地菜。他初時在街市中尋找,先找的是成菜,遍尋不獲後轉為尋找種籽,希望在田裏可以生長出那種獨特的口味來,可惜別人種出來的菜都沒能將他的希望滿足,於是陳先生拿了味道最為相近的種籽,開始在自己門前翻土試種,希望有天可以在土裏長出鶴藪白來。故事沒有提及他親自下田的結果,但由於原種已失,即使他躬耕良田,也只是在耕種希望。務農為生的人都知道,一粿好種從不是手到拿來,容易得到的東西,而是農民一代復一代的擇優培育,辛勤加上智慧累積出來的結果。而鶴藪白之能成為鶴藪白,是因為粉嶺鶴藪那兒獨特的地埋條件和曾經存在過的水稻田。這名菜,是禾田收割後才下種所長出來的獨特味道。鶴藪被眾山環抱,藪是濕地,想從前是眾鶴南來的地方,水豐,所以也是水稻的家鄉。當稻米賣不到錢,水稻田消失之後,鶴藪白(和白鶴)已開始消失,北來的菜只是加上了最後一腳。

這故事點出了當香港在為自己的自由和生活品味驕傲的時候,原來連自己疼愛的口味和名菜,及以連自己的生活方式也保護不了,失去了選擇,而這些失守都是與土地用途的變改有關。土地用途的光譜收窄,這城在其他方面的多樣性也跟著腿色。 Continue reading

《傳說我城》的前世今生──從故事坊到故事書

May be an image of 5 people

載於: http://www.hkac.org.hk/en/artslink.php?aid=364

artslink 2012年6月
電影《月滿軒尼詩》用一條大街分開男女主角,車水馬龍,橫渡不易。在現實裡,灣仔告士打道的十四條行車線,不單華麗麗的將灣仔割裂,也象徵性的將香港社會一分為二,並分了軒輊。臨海那邊有思想、有文化、有紀律、有制動權、有閒情(錢);另外一邊則是雜亂的、貼近身體需要的,座落著住宅、紅燈區、小酒店、街市、麻雀館和小店舖。連接著兩邊的,只有架空天橋,沒有便利的地面過路設施。走過去了,也是被二元配對包圍,創作人 Continue reading

新年 ‧落單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那年我和大我兩歲的表叔都是畢了業從澳洲回來不久, 一塊兒擠在祖母在灣仔的小單位裏。灣仔太方面,我的朋友不管我在不在,經過都會來呆一下。老同學以熟賣熟,扒完龍舟完全不客氣的上來梳洗。

新年了,我祖母的輩份高,年初一二都不會外出,只在家裏等著人來拜年。一大群人剛散去,剛想著閒一下,透一透氣。才半晌,門鐘又響了。真在奇怪誰在那個時間來。打開 Continue reading

由菜販賣小狗被罰說起

1月6日新聞: 女菜販當街將撿來的初生小狗當餸菜賣,被判罰款$2500。愛動物網民一片驚呼,說罰款太輕,太不尊重生命。我看這則新聞感覺是混亂的:我愛動物, 那菜販不理那軟得像一堆棉花一樣的小狗能否呼吸,將牠的鼻子貼著膠袋的裝進去的鏡頭是絕對震撼 - 那種將生命物化的原始/坦白呈現,在這個慣性將痛楚/暴力隱藏的城市, 如非在濕街市的活魚生雞檔,已是難見。如今在網友的實地攝錄裏見到,好久不能平復。另一方面, Continue reading

Temple Grandin – a trapped in resolution to brutality

None of the animals in the husbandry industry have any moment of goodness, from their day one. As shown in the film, these animals are being tortured and humiliated even as they are walking to their final destiny. Temple Grandin is an autistic person with sensitive to the environment and to animals. In the film, she is only responding to this part of the cruelty that she could lay her Continue reading

自閉旅程Temple Grandin – 一個在困局內的好夢

工業化的畜牧屠宰流程裏, 動物生前都沒有任何安寧, 莫談享受. 在沒有她設計的系統, 那些動物在到屠房的小段路上, 如在片中所示, 所受到的更是驚嚇、 暴虐和屈辱。 愛動物的片中人只是一個對環境敏銳的自閉人仕,她在與屠場與學制的周旋間,以一己之力,設計了一個系統,希望那些動物可以在死前能夠有一刻的尊重,有一刻的好時光,逃過這些不仁, 即使那只是片刻安靈。挑選此片的目的, 並不是指那麼動物便為可吃,可用。而是剛剛相反。 Continue reading

Short notes on Tree of Life

This God in the film is very different from many churches’ projection – which seldom looks at the book of Job – a power drama discussing the absurdity of God and the suffering of humans + the neutrality of these things. Seriously, I felt very little with those science dominated images of creation, that are to me taking the perspective of God. These super clear images also contradicted the character’s psychological stages as well as to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God correspondingly. While music is also central to the film,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