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裡的糾結與結連 ──寫在「無雪櫃生活第400天」

*此乃一個分享的筆錄,有點隨意和長. 慎入; 原載在《你必須改變你的生活》;出版Roundtable Synergy Books; 相片為後加.

去年搬家,我也以為在酷熱的香港生活,一台雪櫃是必備的,但卻因找不到家人運送來的小雪櫃連接電源的插線,讓我有機會停下來問自己:「你真的需要一台雪櫃過日子嗎?」話不能說了算,用實驗來證明才最實在。。於是我從去年(2009)3月底開始了一個「無雪櫃實驗」。這個實驗很快揭破了

用水養著也可以保鮮四五天

用水養著也可以保鮮四五天

原來那些所謂「需要」只是社會裡流傳著的其中一個迷思,太多的論述在「告訴」我們優質,讓我們消費更多。實驗揭破了迷思,我也輕快的成為了滿滿一年的「無雪櫃人」,及晉身「無雪櫃人主義者」行列,實行以後都是這樣的生活下去。在家中沒有任何用食電驚人的大電器,冷氣也甚少開的情況下,去年夏天的前後半年,我連政府每月補貼每戶的18元都花不掉。

單是減去了一個雪櫃,並不足以讓一個小型住宅單位的用量那麼少,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無雪櫃的日子」一種對生活的取態和與周遭關係的顯示。取態確立,其他一切的行為與細節便只是順著這個自然。然而,這零電費的「輝煌」成績,除我的主觀意願外,更有成就它的客觀條件,包括所居大廈的建築設計和所在環境。

 無雪櫃揭破現代生活迷思

雪櫃主要是以能源產生一個與外面不同和隔絕的低溫環境來保存食物,為免食物在高溫下變壞,吃了有損健康。但這一整年來的「無雪櫃日子」,除了傷風感冒外,我別無病痛。當雪櫃變成碗櫃後,我開始重新思想處理食物的方法,除變得敏銳和多留意外,我更找回一些早被科技和現代化生活所埋沒的關係和記憶。我想起了從前祖母處理食物的方法:祖母愛煲靚湯,而且每次煲的份量很多。一餐喝不完,那個又高又大的大口煲卻放不進雪櫃裡。於是,她睡前,便會將整煲的湯重新煮沸,然後將濕布繞在蓋邊。我現在才明白那是古法真空的處理方法,於是我一邊懷念祖母,一邊學著把剩菜剩飯照樣處理。我想起了的,還有以前種菜的姨婆和她處理蔬菜的方法,重新認識了不同的蔬菜保存期和保存秘笈。這些都是在家中有雪櫃時被忘記和無視的。當我連冷氣也少開,室溫較高的情況下,這些知識更形重要。

街檔就在附近,也是讓我可以奉行「無雪櫃主義」的重點。

自從有了雪櫃後,大家都習慣大量買入食物冷藏,又把剩餘的食物放進去。

超級市場多是預先包裝好了份量偏多的食物,好讓我們多買他們多賺,於是超市的雪櫃和我們的都變得越來越大,耗能和食物浪費也越來越多。我所居住的舊區菜檔和雜貨舖,卻給予我按需要決定購買份量的自由,他們即使是幾塊錢的生意也不嫌錢少。其中的一間潮州雜貨舖也讓我認識了很多特色食品和有關知識,因該店舖一家子都不怕花時間給我掃盲。

少了雪櫃,我多了的是選擇和很多種漸在流失的知識。例如以前,我並不知道甚麼是潮州鹹麵,和哪一種菜可以用水養著和可以養多久。超市以整潔衞生和方便便宜作招,取締了不少社區店舖和街檔,也代理了太多買賣雙方的選擇。除了這些跟經濟有關的結果外,超市還會讓我們集體失憶──超市不上貨架的產品,我們便很快把它們忘記或是從不認,最後這些被過濾和被遺忘的品,在這都市極速消失。雅各(Jane Jacobs)最後留給世人的書叫《集體失憶的黑暗年代》(Dark Age Ahead1,叮囑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