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January 2013

Even if UN is setting me up, i still buy into Go Veg 2 save the world


The 6-week Vegan Challenge is just over, Mary has just written in to sum up how she did, from the day the film Vegucated was showed. Congratulations to Mary as well as to everyone who have put your best foot out in here. Yes, being vegan is not a magic solution to all food related cruelty and injustices, say, the recent reportage on the popularity of quinao grown in South America is starving the local farmers there, as they could afford the food no more. Yet, it is a foot set in a good course, a good course that opens us and sensitizes us to many hidden dilemmas and realities, so that we could develop our own ethics instead of being dragged along. 

I have thought about whether the UN’s waving this flag as their micro control over people, as they have no means to control giant corporations that produces cars, aeroplanes, oil, meat and diary etc, so they downloaded the responsibility on us…Just like they have waved the population flag before, as

Continue reading

Listening to the Piano by Michael Nyman

The Piano - a film by Jane Campion

THE PIANO

Listening to a piece of good music is like

looking at a cat

sitting on our lap or laptop,  purring

demanding us

to set everything aside

to attend to her fully

body              soul             and mind

they will grace us with the pleasure

that our heart asks for

just like the other title of this song…

mesmerising

drowning

intoxicating…

 

漁農署推廣可廢去天地的水耕工廠菜

漁農署推廣的工廠菜 (圖片來自FB)

漁農處即極推廣水耕, 開設水耕中心, 又參加各種有關展覽,但我看著這些照片覺得壓力很大, 我是一個人???

蔬菜的味道本身是人文, 土壤,菜種和環境的共同結晶, 如從前名菜鶴藪白和它的味道便是。  工廠菜的問題不單在其耗能大 ,更嚴重的癥結是在於水耕是人類對大自然全方位的欺壓和控製, 包括水質、光線、溫度到養份操控 水耕重覆生產無污優質蔬菜的過程和環境, 亦是如其他流水線上的工業產品一樣, 都是沉悶和單一 這種人類控制和消費的生命極至, 和不依賴土地和天氣的水耕種植, 政府究竟所為何事, 要努力推廣, 是否水耕一旦被大眾接納推行, 便可全力謀殺東北大片的農地, 再騰出土地來種金造的房子!?

Continue reading

從「光影樓情」攝影展再思今日建築的女性角度

原載 :釋2009年12月 香港婦女基督徒協會 http://hkwcc.org.hk/fs/article/54/Liberation_091211_300dpi-1.pdf

房署最近舉辦了懷緬舊公共屋邨日子的「光影樓情」攝影展。 透過三位攝影師黃勤帶、謝至德及蔡旭威的鏡頭, 展示了石硤尾邨、蘇屋邨及牛頭角下邨三個面臨清拆的舊屋邨的情況。影展邀請咭的主體是一位在百無聊賴中以白扇扇凉的男性老者,其原有背境退去後搬遷那些瀕臨清樓宇的拼貼上。邀請卡給人的感覺並不和諧:那些一樣被退地的樓互不相干的東歪西倒,與為主體的老人被拼湊在一起,流露著圇亂 疏離與遲暮。房署以這圖像述說清拆重建計劃的合理性 - 這些屋邨與社區都是老去、破落、與周圍沒相干、無作為的他者,都是跟現在甚有距離的過去式。房署只有破舊立新,那些地方才有將來;署方可以做的,便只找來攝影師將影像留下,讓我們透過展覽圍觀這些物化的集體記憶

然而影展裏投影的,卻是與房署的論述截然不同的影象:裏面展出的照片鮮有孤獨與無聊, Continue reading

沒有彩虹的天空

愛家共融音樂會 13.1.2013 (主場新聞圖)

昨天, 我在5萬人中走過, 去找尋那在角落中的十多人, 小小的不同聲音。 這是, 我第一次在人堆中, 感到困惑和焦慮。困惑是不明白這兒曾經走過些甚麼日子, 才可以讓水份散去, 日光之下容不下彩虹。 焦慮是因為不知在烈亮的光明中,將來十架之下影子的黑黛, 也怕當下在黑壓壓的人頭裏, 見到熟悉的面容……一下便將歲月累積流逝, 感情不再

 

當鶴藪沒有鶴藪白 城裏吃著沙漠來的蔬菜

載於 思(HKCI,12月2012)

有時候,加深對自己的了解可以是一條比改變法律或其他鉅觀政治建構,又或擁抱文化政治理論更快改變社會的出路。1 Carolyn Ellis. The ethnographic I, 2004

新書《傳說我城103》裏面有一個真實故事,在〈尋找鶴藪白〉[金洙元]〉a裏面的主角陳先生掛念他媽媽燒的青菜的味道,開始了一個尋找的旅程。他愛的青菜是稔甜的鶴藪白,是白菜的一種,也是曾經名滿香江的本地菜。他初時在街市中尋找,先找的是成菜,遍尋不獲後轉為尋找種籽,希望在田裏可以生長出那種獨特的口味來,可惜別人種出來的菜都沒能將他的希望滿足,於是陳先生拿了味道最為相近的種籽,開始在自己門前翻土試種,希望有天可以在土裏長出鶴藪白來。故事沒有提及他親自下田的結果,但由於原種已失,即使他躬耕良田,也只是在耕種希望。務農為生的人都知道,一粿好種從不是手到拿來,容易得到的東西,而是農民一代復一代的擇優培育,辛勤加上智慧累積出來的結果。而鶴藪白之能成為鶴藪白,是因為粉嶺鶴藪那兒獨特的地埋條件和曾經存在過的水稻田。這名菜,是禾田收割後才下種所長出來的獨特味道。鶴藪被眾山環抱,藪是濕地,想從前是眾鶴南來的地方,水豐,所以也是水稻的家鄉。當稻米賣不到錢,水稻田消失之後,鶴藪白(和白鶴)已開始消失,北來的菜只是加上了最後一腳。

這故事點出了當香港在為自己的自由和生活品味驕傲的時候,原來連自己疼愛的口味和名菜,及以連自己的生活方式也保護不了,失去了選擇,而這些失守都是與土地用途的變改有關。土地用途的光譜收窄,這城在其他方面的多樣性也跟著腿色。 Continue reading

牛山與牛仔 [侯國財]

(載於傳說我城103, 2012年8月出版, MCCM) 訪談/文:曾安芙 戴秀慧

丙崗村在梧桐河盤地上水平原之上方,村內有石上河貫穿田野。從村口開步走,過了河,便來到三面環山、屋舍零落散佈於菜田上的小村。村內極奇寧靜,來到侯國財的屋前只聞激烈的狗吠聲,提醒來客裏面有主人。他的家不是三層高的丁屋,而是相對簡陋的耕寮。他的曾祖父於一八九八年來到丙崗村,卻因遲了兩個月,便失掉了原住民身份,無權建屋。穿過兩所平房之間的通道,便是屋後一直延綿至山腳的田野。以前他們一家子都在的時候,那些田和地都種滿稼。 Continue reading

誰動了陳小清的水 走訪我們食水的源頭地:河源

文章刊於2010年刊於: http://www.hkcidata1.org/database/sze/115/sze115-5.html#article

周星馳的電影《功夫》有一幕是一名滿頭肥皂泡泡的年青人向樓上呼叫:「樓上閂水喉!」導演以香港60年代作背境來搞笑,那些日子香港還是靠著天公的憐憫過生活,63年的大旱,香港只得每4天供水一次,每次4小時1。 影片沒有詳述當時香港的水狀況,卻點出那時候市民面對的水龍頭權力生態──住在樓上較富裕兼有話事權的房東,比樓下的窮租客有權用水。周星馳的電影向來同 情小市民,只是搞笑的同時卻不敢觸碰太嚴肅的事情,因為怕不好笑。或者他認為香港已經走過那些苦日子,所以題材便無須太認真。然而,情況真的是這樣嗎?還 是我們只是把場景切換到為我們供水的東江去,卻不為我們所知罷了。本港新聞在過去幾年已經開始報導有關東江水的情況,但主要是關心輸入的水是否受到污染, 而我們的用水需求如何影響當地的生態和民生卻甚少報導。

 

去年9月,我與全球化監察有機會探訪東江上游地區,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