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報道指陸陸在灣灣墾丁執嘢, 私自拿取海岸公園的石頭 貝殼 珊瑚 海星等破壞那兒環境, 心想, 香港可能只是50笑一百步。如果去過橋咀, 貝澳都知道港港執嘢的猖狂……一個下午, 橋咀整條露出水面的沙面已是千蒼百孔, 不少家庭則是滿載而歸, 兩袋大蜆將膠袋撐得滿滿…..貝澳也一樣…..於那些人來說, 他們沒想那麼多, 挖呀挖, 便是好玩的戶外娛樂, 沒想過對那些地方帶來甚麼後果.
昨天去了美麗灣[真正的名字不重要, 也免去招來更多訪客的危險], 那兒偏遠, 難去, 沒有公共交通. 除我們大夥的特約街渡外, 只見有兩只遊艇停著, 在珊瑚最多的地方…. 我沒下水, 中耳炎, 只能留在灘上. 夏風徐來, 最宜小睡, 朦朧中知道有大人和小孩在岸邊來回奔跑, 這不過是海灘常景. 一覺醒來, 發現還有一可愛團友, 在很忙的拿著小水杯, 不停的從海裏盛著水, 而後奔跑回一個沙灘上的坑, 將水倒進去. 我往那坑裏看, 裏面原來有10只的小水母和3只海膽. 倒進去的水海沙當然裝不住, 所以可愛的團友在來回奔走.
「這是謀殺哦, 有幾只水母已經死了.」我說, 看著只剩下透明晶塊的水母屍骸……
「不關我的事呀, 我也不知道是誰幹的.」
「要盡快將牠們放返大海, 牠們看來已撐得很辛苦.」我說, 看著有好幾只在不停的拍動身體呼吸, 有好幾已經動也不動的像一塊軟膠躺在沙上.
他看著自己手中的杯子, 憂心的說道:「但怎將牠們運回海裏哦, 這個不成….」
平時隨處可以的膠袋在灘上卻一個都沒有, 我速速跑圈我呆的地方, 將防水袋裏的東西都倒了出來, 再跑回海邊盛了半袋的水, 讓那位朋友用杯子和一個借來的玩具鏟子將水母轉到水袋裏再倒回海中. 第一轉的4只水母全都活過來. 他開心的端著水袋將水母放生, 就在他放水母的地方, 有兩位的團友坐著跟他聊天, 擔誤了回來的時間, 我快跑過去看出了什麼問題, 原來有兩位團友在叫他一起吃剛撿來的海膽……我著他爭取時間, 將防水袋重新注水, 為爭取時間, 也幫他解了圍……
回去時, 那水坑的水都沒了, 我們趕忙將餘下的水母轉到袋內, 倒回海中。第二轉的掙扎了一會, 還可以.
水母生命力強,在自然界中有將自己的基因反老返童的永生能力, 但不表示牠們不會被人類玩死…這個看來是來露營的兩個家庭的親子活動, 看著海裏的水母可愛, 但會游開哦, 在海裏更是看不清楚, 於是便挖個坑, 撈上來, 看個夠, 只看待這些水母為物體, 從沒想過對這些生物會做成的傷害. 然後, 看悶了, 便拋下不管. 在他們來說, 水母不是生命體, 一早被定為永死……美麗灣這個地方也是, 不是一個生態體, 而是可供消費的死物. 就在我放回水母不久, 在一邊的岩石上, 這家人便在大力的將挖來的貝殼類生物往石上鏗 ……
回到船上, 我找到領隊討論剛才的情況, 領隊說他在船的上層的團友說了要尊重環境, 但我在下層沒聽到, 於是建議他再出團的話, 要親到下層跟團友解釋, 團友才會上心, 即使廣播系統沒事, 就如空姐為何要親身示範. 他回應說, 他大部份的團員已是很好, 而他是旅行團, 總有人開心的定義與其他人不同, 他不能當糾察. 這點我明, 那位與我一起營救水母的年青人更是盡心盡力, 只是當時沒有人早於我去幫他, 其他的團友也沒什麼, 有在海中把玩水母的, 稍提一下也很正面的回應, 吃海膽和挖蜆的只是一兩個, 所以我希望他多加點力, 到下層來, 已表重視, 也希望大家都在到目的地前已在同一水平線上。然而, 我還是選擇將這海灣的名字隱去, 因為這些本不染俗塵的地方, 最少在沒有人誘導的情況下, 還不懂愛惜而只在消費美色的人類最好是還不要去, 而最好的方法是, 是使這些地方名不經傳, 成為這個城市的小秘密….也希望其他人將這地方的網誌和youtube刪掉, 直至我們全都懂得尊重和關愛之後才再去探訪…..會破壞的, 真是一個都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