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農署推廣可廢去天地的水耕工廠菜

漁農署推廣的工廠菜 (圖片來自FB)

漁農處即極推廣水耕, 開設水耕中心, 又參加各種有關展覽,但我看著這些照片覺得壓力很大, 我是一個人???

蔬菜的味道本身是人文, 土壤,菜種和環境的共同結晶, 如從前名菜鶴藪白和它的味道便是。  工廠菜的問題不單在其耗能大 ,更嚴重的癥結是在於水耕是人類對大自然全方位的欺壓和控製, 包括水質、光線、溫度到養份操控 水耕重覆生產無污優質蔬菜的過程和環境, 亦是如其他流水線上的工業產品一樣, 都是沉悶和單一 這種人類控制和消費的生命極至, 和不依賴土地和天氣的水耕種植, 政府究竟所為何事, 要努力推廣, 是否水耕一旦被大眾接納推行, 便可全力謀殺東北大片的農地, 再騰出土地來種金造的房子!?

已消失的香港名菜鶴藪白是白菜生長在一個水豐霧重稻田處處的地方, 施種在收割之後所產生的獨特口味, 不少人花了多少心血, 便是要重尋這曾經名滿香江. 卻隨著禾田消失的口味, 只是都不得要領 。食物之所以迷人, 就是其多元性和不可遇知的特性, 人類只能在選擇和意外(不可選擇)中游離, 不能主宰一切, 而是要接受由環境和生物的相互決定的結果, 在過程中, 生物在互動中變得更有生命力和適應能力, 與周遭的生態相附相承, 共生共榮, 而農夫在其中是環境的其中一員, 不是全部。   這對比人類在一個封閉的空間內鴐御一切的工廠菜, 便突顯了水耕的主要問題所在:  人類已不單是環境的一員, 而是變成主宰, 科學和數據更成這個空間的統領, 其他的元素皆為其附庸下屬, 按著人類的旨意行事, 無論是負責傳播花粉和授精之後無家可歸然後死亡的蜜蜂(註1)和電風, 控製精準的化學營養、溫度和水份, 以及負責生長肥美的蔬菜。 為求效率, 這些水種工場24小時大燈長明, 讓蔬菜除在發芽期間能享受黑暗. 不惜耗能以求生產達標 ,還將種植盤重重疊疊, 利用所有空間, 是人類明明白白對大自然全方位的擠壓利用,  將植物重覆控制在生產過程序和空間。工廠菜在將生命撒底物化, 是人類控制生命的極至, 然後廢去天地,  只讓土地種植金造的房子!?,

工廠式的水耕不介意廢去天地的同時, 也不介意當中有人同時給廢去. 水耕工廠需要投資龐大的金錢和人力才能投產, 漁農處便花掉650萬來開水耕重本中心, 每年用水用電人工則為300萬, 不是一般小農不可能指染. 以高科學化控制一切的運作也需要專門訓練和知識,  原本與天地共生的傳統農夫在科學化控制一切的水耕工前面極少可以轉型, 沒有了土地, 他們不是被淘汰便是淪為一般工人, 失去了與土地相連的自主和尊嚴, 密集和恆常需要監顧的菜蔬, 就如其他人手密集的工廠一樣, 需引進大量廉價外來工人, 以維持其低廉成本, 使其出產能更有市場霸氣, 取締其他傳統農業產品。因天冷冬長而在美加流行的水種(註 2), 需要不少人手, 便一直在非移民工人的待遇與居停環節上出問題, 即使有團體讓情況不斷改善, 現在依然為人所垢病, 亦 對社區帶來不少影響.

水耕之所以受歡迎, 除能擺脫氣候和土地的牽絆外, 耗水少, 無農藥, 無菌, 可就近城市設置等, 都是讓不少人願意接受的原因。, 工廠式的生產更是保證價廉物美, 如不打開來看, 它真是一個亮麗的紅蘋果. 如果不想天地與小農都給廢去又或要抗拒這種人類手執絕對大權的父權意志,  那麼除我們自家的小小水種外,  便不要對此種生產蔬菜的方法掉以輕心, 和珍惜本地僅有的農業. 

註1: 那些蜜蜂每天運來, 然後留在那兒回不了巢昏死過去,

註2: 美加地大, 所以多是溫室水種, 不是在工廠大廈之中..